中央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永州市人民政府
登录 注册 简体 繁体 RSS订阅
无障碍 | 适老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道县概况 > 历史人文 > 古代文明
分享到:
庄村
  • 2019-08-13 17:19
  • 编辑:
  • 作者:
  • 来源:
  • 【字体:    

世外桃源——庄村   

杨雄心   

庄村始建于明末清初据谢氏族谱记载:吾祖从江西迁来,落地老屋场……相传明代某年风水先生路经此地时,村民热心招待盛情之下,先生遂泄露天机认为谢氏家族现聚落地址太高,不宜发展前程应另选址鲁草塘立宅。立宅后千年兴旺既发财又发人,荣华富贵世代发达。在以谢氏家族先民为主的规划经营下到清中期就已经形成了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庄村海拔368米位于紫金山脉九狮岭下,东、西为紫金山山脉环抱村南为开阔稻田。因村庄坐落在一小型盆地中秋冬季节高山挡住了北方的寒风,使村庄免受严寒侵袭春季南风徐来,花木欣荣早苏夏季因四周山上多杉木和松木,植被状况良好更无酷热的感觉。   

这里山势呈阶梯状上升庄村的选址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及自然环境,村内街巷自由布局不求网格的工整,村中有护村壕沟大院旁渠,小家临水九狮岭上清澈的天然泉水穿院过堂,形成了“家家有泉水户户酿酒声”的诗情画意。这里是大山深处宛如世外桃园。   

由于村庄结合地形自由布局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道路也随着建筑的布局而展开这样就形成了整个村庄丰富多变的街景空间。村内有两条主要街道均随着水渠的弯曲而行,空间因此变化多端上山的街道逐级而上,引人入胜下坡的小巷居高临下,趣味无穷门前清渠,清新幽雅屋后高山,景色迷人  

从古城道州去庄村游玩沿省道323线西行26公里,到仙子脚镇再向西北到桥头乡沿着过去道州府去零陵的古道行进上山,穿过上坝水库峡谷走到山的尽头右边是洑水河上游,左边大山下已见一村庄和小石山这村庄是庄村的一个自然村——下午石村,小石山叫虎岩虎岩山不高,如翠屏矗立林木蓊郁,风景优美从山脚路过时,可见一石洞深邃洞口内现存两方民国十年摩崖石刻。洞内石笋倒悬千姿百态,不可名状沿着虎岩旁用大青石板铺就的古道继续行进,前面就是庄村古民居建筑群了庄村古民居建筑群瓦屋鳞次栉比,它与郁郁葱葱的大小虎岩山相映生辉可谓处处入画,比比皆景  

庄村现有住户123户686人。村民以谢姓为主其中瑶族3户,21人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杉木、松木为主。境内有铺满大青石板的古商道全长达十五里。古商道两边为店铺解放以前主要以经营南杂、酒、客栈为主。村民大多厚道古朴勤俭修身,淡泊名利村内现存小型木材加工厂2家,豆腐作坊1家小型商店2家。村内有古井1口现已很少使用,村民生活用水均来自紫金山接引的自来水洑水源头贯穿稻田而过。村南有新修水泥道路通过  

庄村清代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未清初建筑格局形成于清中期,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计有清代廷院式建筑12栋(院)相对集中连片。村北、村中以清代建筑为主村南为现代建筑。庄村清代建筑为砖木(石)建筑外墙以尖山式和马头风火墙为特色,以独院和二进院为主少量多进院,属南方井院特征均为青砖清水墙为主,少量抹灰墙有适度的门窗装修,主要流行一马三剑门窗雕花圆窗多见,也有少量花鸟早期以河卵石铺路或作地面,晚期改以青石铺路或作地面  

庄村古民居的平面结构一般都是大门进去后就是一个门厅门厅的前面就是天井,天井的前面就是堂屋如果有三进的话,堂屋的后面又是天井天井后面又是堂屋。不论是两进还是三进天井的两边是厢房,堂屋的两边是正房厢房和堂屋之间均有过道。有的院落在进大门左侧厢房和堂屋的过道另开有门设置偏厦,一样有天井、堂屋只是没有厢房和正房之分,主要供管家、长工居住也有的用来圈养牲畜、存放粮食,或者是用作厨房、火塘之类的  

庄村古民居的构架采用的是南方民居建筑中常用的“穿斗式”构架形式所谓“穿斗式”,即柱子直接支撑檩子没有大梁,只有枋枋穿过柱子,所以叫“穿枋”枋上承载瓜柱,瓜柱也和柱子一样直接承载檩子檩子之上是椽子。一般是正房或厢房共有四榀构架随着房屋进深不同,构架有五架、七架等不同的规格  

堂屋是祭祀祖宗和家族内举行婚礼、丧葬等各种仪式的场所是中国古代民居中最重要的部位。它处在民居中的中心位置家族内一切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同时也作为待客和日常起居空间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庄村古民居堂屋的非日常功能尤其是作为祭祀祖宗的仪式空间的功能正在渐渐退化、淡薄,今天家族内祭祀祖宗的情况逐渐减少真正在家里举行祭祀祖宗的仪式往往只是春节、清明节的时候举行一个象征性的仪式,例如烧柱香、烧钱纸、贡牲酒之类而作为祖宗象征的神龛、神位则已经变得相当简单,多数时候做点简单的装饰龛中一幅红纸粘贴的天地君亲师神位,再配上一幅对联有时祭祖神龛则变成了供佛的地方。   

庄村古民居在建筑艺术上很有特色道县的地方传统建筑在造型和装饰上本来就充满着神秘的浪漫的气氛,而在庄村尤为明显  

山墙的装饰浪漫舒展轻巧华丽。庄村古民居外表常见的是石砌的勒脚青砖到顶的墙面,屋面盖小青瓦墙面2米高处开长方形小窗,便于对外观察防御、攻击外敌入侵。外墙到顶的封火墙造型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一种是弓形山墙这是一种最为奇特的造型(俗称“猫弓背”);另一种是尖山式风火墙它的翼角虽然起翘又尖又高,但是却显得十分舒展自然在翼角墙体局部还用艺术的手法装饰出精美的图案。这是庄村古民居外墙最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  

古人相当讲究风水,大门相当于一个人的脸面因此,古人砌门楼时,大门口都要凹进一点,称之为“吞口”,有“进财”的意思,形成为固定的规格有少数住宅由于受地形限制,进深不够甚至连大门口的“吞口”也不做了。门楼同样也是庄村古民居的装饰重点因而大门的门罩和门坎石、门墩石做工都相当精致,如木构架门罩造型生动细部丰富,它与整个民居简朴的立面对比鲜明重点突出。门坎石、门墩石一般都雕刻有龙、凤、狮子等工艺精彩、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耐人寻味。   

无论是任何一个院落面对天井的一面,多为二至三组六扇雕饰精美的槅扇门它是庄村古民居艺术的精华所在。但是受外来文物贩子收购和盗贼的偷窃造成了木构件的丢失,影响了古民居的整体性和观赏性我们只能从幸存下来的部分木雕刻构件观赏到它的风采。每扇木门槅扇的框料通常组成一大一小两个框上部为大框,通常雕以简洁的线条及图案下部小框是木雕装饰的重点,一般雕有栩栩如生的象征吉祥的鸟禽动物、四季花卉、琴棋书画、博古器皿等庄村许多老屋常有天井,有些大屋中还不止一个天井天井越多表明该家庭越富有。有点艺术细胞的人家有时在天井的一周还设置雕花木围栏同样让人赏心悦目,这在其他古民居村落中并不多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