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永州市人民政府
登录 注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 适老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道县概况 > 行政划分
分享到:
道县柑子园镇
  • 2025-10-15 09:17
  • 编辑:
  • 作者:
  • 来源:道县柑子园镇
  • 【字体:    

柑子园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介于东经111°45′37″~111°50′40″,北纬25°31′4″~25°38′64″。地处道县东部,东与宁远县天堂镇、保和镇交界,南与白芒铺镇相邻,西与白马渡镇接壤,北与宁远县中和镇毗连,把截大岭矗立东面,宁远河自南向北流经半个镇7个村,沿河两岸水利条件较好,土质肥沃。距县城25公里。总面积84.7平方公里,耕地1258.7公顷,其中水田882.5公顷,旱地376.2公顷。辖15个行政村,2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3.6万人,全镇设党支部26个,党总支5个,党员共841人。全镇有4所学校、1所卫生院,小二型水库10座、小一型水库1座。

产业以农业为主导,是道县东部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稻1.3万余亩、萝卜3300余亩、烤烟1400余亩、脐橙6000余亩、油茶9670余亩,还有沃柑、葡萄等特色水果远近闻名引进桑蚕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总投资预算超1亿,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致富具有“岭南人参”美誉的把截萝卜,以脆嫩鲜享誉省市。

柑子园镇2024年政府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夯实建功主阵地。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始终坚持以学习推动思想深化,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和集体学习制度,积极利用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级党委的重要会议精神。截至目前,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1次,开展集中学习40余次,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9场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施策。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深入开展“镜鉴”以案促改专项活动,由党委书记讲授廉政党课,并对班子成员进行谈心谈话,同时注重发挥好反面典型警示警醒作用,突出“身边案”教育,1月15日组织全体镇村干部集中观看了中纪委年度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第三集《强化正风肃纪》,切实提升镇村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镇纪委不断加强日常监督,持续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截至今年,处置问题线索5条,给予党内警告处分9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人,共追缴违纪资金31654.1元。对因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村民多领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7名村支部书记进行提醒谈话,共追缴违规多领取耕地保护补贴2352元。三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年共发展党员11名,按要求完成了全年的指标任务。通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全年累计党员培训1000余人次,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在春节和“七一”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确保他们始终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四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开展党建大比武活动,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1月6日至7日,组织开展2024年村级组织党建大比武现场评比交流会,参会人员深入到善祥村、三海洞村、燕石洞村、欣荣村、新屋场村进行现场观摩,通过实地观摩、听取汇报、现场评比的方式,重点对5个村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有效推进全镇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升。

(二)统筹推进,基层治理成效明显。一是聚焦安全生产,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压实乡镇安全防范工作责任,坚持实地开展督导检查,一年来检查企业单位300家次,发现事故隐患105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下达整改指令书16份,警告7家,罚款6家,罚款金额总计900元。同时,不断提升镇应急备勤队伍专业能力,联合开展应急疏散演练4次,组织开展防火应急演练3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20余次,开展临坡切坡建房安全巡查20余次,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稳定向好。二是聚焦道路安全,抓好交通安全整治。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30余次,查处纠正交通违法行为120余人次;组织“两站两员”开展交通安全劝导40余次,现场劝导纠正轻微交通安全违法行为3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联合柑子园派出所、白芒铺交警中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力量执法20次,劝导头盔佩戴500余人次,违规行为处理40余起,检测发现并要求整改完毕的事故隐患15个,有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三是聚焦宣传教育,培树群众安全意识。全年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24次,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业务培训2次。在辖区内张贴《消防常识十二条》30余张,利用赶集日等场合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面对面宣传安全知识1500余人次,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安全信息60余条次,覆盖群众2万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图文资料2000余份,有力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意识。四是加大执法力度,筑牢辖区安全防线。镇执法大队每月与县交通局联合进行市场整治,改善集镇面貌,维护群众安全。与县农业执法大队多次联合开展禁捕工作,对重点水域进行地毯式检查,对藏在水中的地笼、违规渔网全面清缴,筑牢水域安全防线。严格落实自建房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帮助村民建房6座,补办建房证件70余户,拆除违建5处。五是全面铺开,着力推动平安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化解及坐班接访制度,通过开门接访、包案下访、定期研判、多元化解、督办打击等措施,有效化解了群体信访积案,稳控住了重点信访对象,实现了重要“节会”期间重点人群“零赴省、零进京”目标。截止11月底,我镇无命案、无性侵案件、无外流贩毒,社会大局稳定。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8件,一般纠纷103件,化解103件,化解率达到100%;较复杂矛盾纠纷5件,办结5件,办结率100%。我镇制定了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劝返奖惩办法,共劝返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3名。同时,我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2000余份,书写标语1200余条,横幅120余条,大型永久性宣传牌11块,办宣传专栏2期,开展20余次中小型宣传活动,进校园宣传7次。此外,我镇在县政法委的指导下,打造了全县数一数二的平安法治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受到上级部门和群众一致好评。

(三)兜底提标,民生福祉稳步提升。一是社会救助精准精细。深度聚焦困难群体,强化兜底保障、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保障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全年共计发放低保资金3908532元、特困供养资金2702124元、临时救助资金总计资金163700元,其中镇级临时救助人数79人,资金72900元,县级临时救助人数30人,资金90800元,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二是社会保障走深走实。成立专班对辖区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进行跟进服务,累计服务各类群体2843人,其中残疾人543人,低保540户1176人,临时救助109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6人,孤儿21人,90岁高龄107人,特困317人,80岁高龄544人。申请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18人,重度残疾人补贴225人,残疾人共发放生活补贴48870元。截止11月28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5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人数28047人。三是公益行动有声有色。柑子园镇民政社工站通过多方协同链接爱心物质55000元,帮扶困难群众3000余人。全年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妇女等活动30场,帮扶2467人。开展个案3例,入户走访150余人。收到服务对象送来的感谢锦旗5面。打造"利剑护蕾安全未士——未成年人保护计划"品牌亮点一个,目前扔在持续跟踪。

(四)精准发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强化领导,精心安排部署。5月23日,在燕石洞村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听取汇报等方式,深入了解燕石洞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情况,在全镇上下营造“互比差距、互找问题、互学经验”的良好氛围。同时,召开专题推进会议传达学习上级农村环境整治会议精神,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二是广泛发动,提升群众积极性。利用早、中、晚群众的空闲时间,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群众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宣讲“板凳会”40余场,会议不限场地、不限形式,群众围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的形式商量如何搞好人居环境整治。三是实地观摩,推进“四小园”建设。11月7日,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暨“四小园”建设现场推进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翔带队先后到善祥村、三海洞村、燕石洞村等地,现场参观并听取人居环境整治及“四小园”建设情况介绍,实地了解各村“四小园”建设和管护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人居环境整治及“四小园”建设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四小园”建设。四是稳步实施,推进厕所革命。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扎实推进全镇农村问题厕所“清零攻坚行动”。今年来,共改户厕57户,在新屋场村、燕石洞村各新建公厕一座。五是深化督导,建立长效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成立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查小组,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并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确保发现一处、整改一处。

(五)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振兴水平。一是农业产业持续壮大。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1900亩,其中,水稻面积26000亩,旱粮面积5900亩;发放6186名农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982496.6元;生猪养殖户25户,存栏数15000头,牛养殖户14户,存栏数460头,鸡鸭养殖户7户,存栏数7600羽。二是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持续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个不摘”要求,每月开展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动态监测,目前全镇有脱贫户603户2302人,监测对象68户239人(已消除风险38户127人,未消除风险38户127人)。针对重点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对象,结合实际,精准施策,加大对其产业、就业帮扶,扶持创业就业,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困难群体民生稳健保障。为脱贫户及监测户申请交通补贴708人,发放270800元。秋季新增雨露计划51人,发放76500元。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推进新屋场陈家自然村道路硬化、油湘村白竹园山塘维修、洲子上村水渠维修、刘家村7组农田灌溉电排建设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让群众体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四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立足于特色产品把截萝卜,发展一村一品,通过多方筹措争资立项向上争取资金70万余元在把截大洞修建600余米机耕道、800余米水渠和2000余米巴截萝卜产业路,切实解决了把截萝卜生产的运输难题。另外,充分发挥乡贤的创业致富基因,通过鼓励湘商回归及返乡创业,成功引进了湖南省桑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柑子园镇五福村朱家,发展桑蚕智慧种植和养殖项目,项目分三期投入建设,总投资4.3158亿元,产业园区规模3000亩,养蚕标准化厂房示范基地200亩,建筑面积约12万㎡,将带动周边数个合作社万人创业、解决千人就业问题。

二、围绕重点,深挖特色亮点出成效

(一)建强“一站一所两中心”,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柑子园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基层平安法治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的工作部署,将老政务中心重新规划整合,重新修缮,设立了柑子园镇平安法治和应急管理办公室,探索建立起党委政府领导、综治中心统筹的“一所一站两中心”综合服务平台,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机制,统筹综治、信访、法庭、司法、网格、人大联络等基层政法综治力量集中办公,集中接待群众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事项,政法“五老”、法律顾问、心理咨询等第三方力量也以每周排班的形式进驻中心,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运行模式,其他不便进驻的部门随叫随到,为有力推进镇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实阵地。同时,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形成以镇综治中心为主导,村(居)服务中心为基础,村(居)民小组和网格员为触角的三级调解网络。全镇现有各类调解组织19个,调解员84人;15个行政村共划分网格70个,配备网格员73人。据统计,今年来柑子园镇累计各类矛盾纠纷108件,一般纠纷103件,化解103件,化解率达到100%;较复杂矛盾纠纷5件,办结5件,办结率100%,受到上级部门和群众一致好评。

(二)擦亮“把截萝卜”品牌,让特色产业亮起来。柑子园镇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措施,把加强把截萝卜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做大做强萝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实施规范管理。柑子园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政策支持,改善栽培设施条件,通过规范化管理,发展带动一大批萝卜种植专业户,将萝卜种植发展为当地主导产业,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目前,把截大洞主要涉及的善祥村、柑子园居委会周邝、兴隆自然村,共种植萝卜1300亩,是把截萝卜核心产区,辐射带动周边柑子园、燕石洞、三海洞等3个村种植萝卜2000亩。二是狠抓基地建设,实现产销一体。为做大做强把截萝卜品牌,柑子园镇成立合作社,引入深加工企业,对把截萝卜进行品牌化打造。同时,加快建设把截萝卜加工厂,厂房面积约1100平方米,用于加工、制作、销售工序复杂、附加值高的干萝卜、火烧萝卜,目前厂房主体建设已完工,12月底可投产。三是打造绿色品牌,提升产品档次。主动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科院积极对接,寻求技术合作,培育更好的品种。积极与农业部门对接,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培训农户,指导绿色有机食品种植技术,提升把截萝卜的品质。四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对鲜萝卜、干萝卜、火烧萝卜重新设计包装,提升产品吸引力、增加产品价值、提高品牌形象,2022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今年11月,把截萝卜首次在湖南省农博会和永州市蔬菜博览会亮相,通过博览会的有力推介,大大的提升了“把截萝卜”的品牌知名度。目前,全镇把截萝卜种植面积达3300亩以上,预计今年总产量超1300万斤,把截萝卜市场销售品种主要以鲜萝卜为主(约总产量70%),市场价1-3元/斤,干萝卜、火烧萝卜为辅(约总产量30%),市场价分别为30-45元/斤、50-60元/斤,销售方式以农户自产自销和合作社代销,预计今年总产值超1600万元,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