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永州市人民政府
登录 注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 适老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道县概况 > 行政划分
分享到:
道县白马渡镇
  • 2025-10-15 09:11
  • 编辑:
  • 作者:
  • 来源:道县白马渡镇
  • 【字体:    

区域概况】

一、位置面积

白马渡镇地处道县东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东与柑子园镇交界,南与白芒铺相邻,西与梅花镇、上关街道、东门街道相望,北与双牌县理家坪乡和宁远县中和镇接壤镇政府驻地白马渡圩。辖区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3.18公顷,其中水田1536.73公顷,早地416.45公顷

二、建置沿革

白马渡由来传闻,昔日有仙人骑马至此,会江水陡涨,浊浪如山,仙人飞腾而去,而马不能渡,化为白石,立于渡口取名白马渡。因镇政府驻地位于白马渡村得名。1951年以驻地命名建立清溪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原名。1958年改公社。1984年4月复置乡。1995年9月,撤区并乡,与原青口乡合并为白马渡镇。

三、行政区划

全镇辖白马渡、青口2个居委会,辖鸭子坪、岩头背、东山、瓜地、海龙、清溪、报国、南建新、樟武坊、新团结、青口、古木洞、大坪地等13个村民委员会,259个村民小组,全镇共计38994人

四、自然环境

境内有宜山岭、尖坡岭和龙神坳等山,东南高,西北低,属平岗区,多为红壤。地面高程般在海拔170米,最高点宜山岭海拔86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力19,年平均降水量1503毫米,日照时数16000小时,无霜期309天左右。境内属潇水河水系。水、清溪贯穿全境,潇水、宜水、九嶷河在境内汇合。境内砂矿资源储量丰富,境内水系发达,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冰雹、风灾、干旱、雷击等。

【农业生产】

一是发展特色产业。东山村百亩智慧水稻中心及研学基地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厂育秧,项目占地面积210亩,投资达2000万元,共建钢架育秧大棚25个,铁架大棚3个,冷库1个,大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为目前全省占地面积最大的智慧育秧中心;樟武坊村的低空滑翔基地已报备立项,并开始建设,将建成集低空滑翔、山地自行车赛事、旅游于一体的项目;青口千亩围堤养殖综合体开发项目已招商成功,准备签合同。农业生产提质增量。我镇完成水稻种植3.5万亩,油菜种植6500亩,建成了樟武坊、新团结两个“稻稻油”千亩示范片,古木洞“稻再油”千亩示范片,岩头背“双季稻”千亩示范片,成功带动全镇农业生产,实现了“镇区千亩示范,村村百亩连片”的局面。培育种粮大户24人,全年水稻集中设施育秧1.8万亩,推广机插机抛作业6000亩,农业生产逐步迈向机械化、服务化、现代化。新团结村候鸟保护站纳入建设;中华穿山甲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种群数量从5只增加至12只,得到国家、省林草局的肯定,全年未发生一例捕杀野生动物现象;我镇“林长制”建设工作被县里推荐至湖南省“林长制”工作先进集体评选,同时被邀请在全市林长制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三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完成了2个村村集体收入超30万,9个村村集体收入超10万,15个村村集体收入超6万,超标准完成年初规划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做好稳岗就业。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县移民局、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烟草公司等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服务、育婴、面点、砌筑、水稻种植、烤烟种植等劳务品牌“嵌入式”培训,对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并组织输转到相关用工企业务工就业。全年共组织培训7期800余人。

【社会综合治理】

一是强化保障措施落实,夯实稳定发展根基。认真制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方案,通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联村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企业,层层压实责任,并签订责任状。全镇累计组织集中执法行动30次,专项行动22次,共出动执法人员1280人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115处。烟花爆竹专项整顿整治组织联合“清剿”行动10次。组织开展建筑施工治理行动专项督查7次,累计检查项目20个,查处隐患7处,基本上整改到位。开展消防安全整治活动累计检查单位7家,发现火灾隐患10处,其中督促整改10处。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组织各学校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8次。在维护镇域稳定过程中,始终以构筑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为重点,不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镇以村居为重点,单位为依托,联合派出所,每月一次对辖区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摸,实行“零报告”制度,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全年,我们共排查各项纠纷矛盾92起,调解89起,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受理各类信访电访62件次,办结率、反馈率均达100%。二是加大宣传强阵地。把宣传作为平安创建“第一个阵地”,着力提高辖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出黑板报、发宣传单、召开座谈会、集中学习、上法制课等形式,积极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全年累计发放法治安全生产宣传手册、宣传单26800余份,悬挂横幅130余条,粘贴标语860余条,设置户外宣传牌、警示牌320余处。三是严格执法守底线。扎实组织开展本辖区社会治安大清查行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2024年以来,共受理行政案件20起,破获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帮助案6起,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人31名,行政警告2起;共受立刑事案件11起:其中破获电信诈骗类案件3起、盗窃类案件4起、偷越国(边)境类案件2起、抓获省内外逃犯10名。同时为辖区安全向精神病院移送神经病患者8名。白马渡派出所在道县公安局“守护潇湘2024”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和“关心教育工作”中获先进单位。

【环境整治】

一是聚焦拆违促整治。各村全覆盖排查旱厕和问题户厕,坚决拆除旱厕改建卫生厕所。今年共拆除旱厕75座,整改问题户厕18座,完成改厕68所。全镇拆除危旧空心房12栋1100㎡,残垣断壁24处,面积305㎡,拆除废弃栏舍85处,清除不良广告及“牛皮癣”150余张。二是聚力兴建助提升。建立垃圾集中转运站,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全年清理陈年垃圾堆80余处,清运陈年垃圾近60吨,新投入垃圾桶120个。三是聚势施治谋完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河长制,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回头看”。今年排查整改瓜地村、白马渡村、新团结等8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2处,治理农村沟渠、坑塘污水等农村黑臭水体6处,深入推进报国、白马渡等村“千人以上”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开展河道“四乱”清除。对镇域河流的水质、水环境、岸线管控情况等进行巡查,先后开展了潇水河重点水域集中整治活动和“利剑”专项行动,与派出所等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处理非法捕捞5起,对6人采取强制措施,查处“三无”船舶8艘,收缴非法捕捞渔网45件,劝导非法捕捞人员46人次。河道图斑核实整治全面到位。针对省市交办的“图斑”问题核实,我镇及时召集镇村两级干部进行培训,对“图斑”问题共68个进行逐一实地核查并建立问题台账,对建新、青口、新团结等村河岸乱建的厂棚进行拆除整治。

【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全镇纳入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监测的对象63户223人,其中已消除风险37户,1085人,未消除风险26户,115人;脱贫户550户1985人,2024年,全镇脱贫人口共实现就业998人(省外581人、县外省内37人、镇外县内262人、镇内181人),建立产业扶贫基地(车间)2个。依托特色文旅资源及农林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文旅综合体项目开发,推进一批特色优质乡镇产业。完成了2个村村集体收入超30万,9个村村集体收入超10万,15个村村集体收入超6万,超标准完成年初规划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镇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百分之50%。本年度我镇新增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15个,本年度我镇积极申报并成功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惠及204人,总计金额达到78,100元;2024年,深入实施雨露计划,为73名学生发放了教育补助,总金额达109,500元。

【社会保障】

全年共有低保户486户,1069人,特困供养人员354户(其中分散供养328人,集中供养4人)。多措并举做好残疾人工作,截至目前,残疾人员共有753人,其中享受困难生活补贴残疾人220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残疾人324人。2024年度请县残联到镇政府现场办理残疾证鉴定工作,共办理残疾证23本。新建卫生院办公大楼,投入使用,提高了群众的就医环境和质量;全镇乡贤、爱心企业共捐赠助学资金2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